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马奇论管理》: 从来无用,是妙用、也是大用

来源:管理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9 23:4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所以,写文章、写书的一个基本目的是,所用的话语能激发读者想到一些美丽的、有用的意义,这些意义是你没有明确想到过的。我想这也是本书一直要传递的一个思想内涵或者说是本

所以,写文章、写书的一个基本目的是,所用的话语能激发读者想到一些美丽的、有用的意义,这些意义是你没有明确想到过的。我想这也是本书一直要传递的一个思想内涵或者说是本书的特点,通过文字启迪读者的思想,从马奇的文字中做出自己的理解。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一部小说因为其内涵复杂竟衍生出一门学问:红学。从刘澜的“3/3/3感受”来说,作为一个管理者或管理学者应该能从本书获得更多的内涵延伸。

卡尔·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的总体行动,……,一个小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 这至少说明,一方面社会活动需要管理,另一方面好的管理具有艺术性。

马奇非常认可管理的艺术性问题,他甚至认为学问“美不美”比“有没有用”更重要,学者在追求真理、正义之外,还有义务追求美。

一直以来,人们倾向于人的行为是为了达成结果的行动,但实际上有时行动并非都有目的,而是为了履行责任、实现自我感。从这一点上来说,明白自己是谁比别人要求我们成为谁更加重要。在当下环境,结果主义十分盛行,而马奇认为,学者应该使用学术知识提供问题的思考框架,而不是解决对策。这一点犹如股票投资,你讲理念时没有人愿意听,他们更愿意听的是告诉我股票代码。所以,本书另一个要特点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要试图去找寻直接答案,要用学术思维+管理实践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对策。

马奇自己说自己从来无用,但其实他的管理思想是“无用之妙用、无用之大用”。所以,本书尽管有些内容可能是看不懂的,但这些不懂就正如刘澜所说:“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马奇对我来说依然是个宝藏”,相信大部分人也是如此,反复阅读肯定能带给管理者或管理学者更多地启发。

今天收到众测平台的一本书《马奇论管理》,副标题:真理、美、正义和学问。作者是美国社会科学学术界的传奇,当代一流管理思想学家——詹姆斯·马奇(James G. March,1928-2018)。2013年12月的《哈佛商业评论》的“大师中的大师排行榜”上,马奇位列第二,仅次于彼得·德鲁克。

本书为精装版本,定价68元,由东方出版社于2019年7月出版,开本为32K,共322页28.8万字,主要内容分为5篇16章。除推荐序和引言以外,分为马奇论决策制定、马奇论变革和创新、马奇论组织学习、马奇论领导力、马奇论以管理为业等,各篇内收录的文章是对马奇三本论文集中适合大众阅读的篇目的重新编纂。

作者:狂徒老爹IKANKAN

刘澜认为领导力研究分为:科学范式、经验范式、人文范式,分属于学院派、实践者和思想家,其目的是求真、求善、求美,而马奇正是人文范式学派的代表。

马奇在求美方面,还表现于他本人还是一个诗人,其一共出版过11本诗集,他将很多管理学内容与诗歌结合,本书最后一章《诗歌和管理辞令:<1916年复活节>》即讲述了此方面的内容。本书的第二序作者,《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的作者田涛,也认为马奇用“疯子”和“天才”这样的概念思考领导力十分值得借鉴。

本书序言部分有53页,在我读过的书里面算是篇幅很长的。本书的第一序作者,也是推动本书出版的刘澜(正道领导力中心创始人,北京汇丰商学院副教授),认为马奇是一个好老师,一是“鹅卵石人格”,既自信又谦卑;二是“π型知识”,钻研的既深又广泛;三是“3/3/3感受”,即对马奇的思想:1/3拍案叫绝,1/3似懂非懂,1/3完全不懂。由此可见,读懂本书对普通人而言绝非易事。

文章来源:《管理科学》 网址: http://www.glkxzz.cn/zonghexinwen/2022/0909/753.html

上一篇:涡阳县司法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下一篇:宋应星是民族脊梁,《天工开物》为何被吹嘘成